A股“壳”生态变天,已不再是虚张声势。监管新规遏制了市场对“壳”的需求,而IPO自去年起加快审核速度、增加新股供应,进一步压制了“壳”价值。
近日的三起公告,预演着壳股命运的演变。赵薇实际控制的龙薇传媒高杠杆收购万家文化(600576)股权,在市场质疑与监管追问中,在今年2月大幅下调转让股本和作价。但不久,万家文化宣布被证监会立案调查。同月,万里股份(600847)历时一年多的重组终止,搜房网拆分业务回归A股宣告失败。因交易设计精巧,西藏旅游(600749)去年公布收购拉卡拉的交易曾被质疑规避借壳,最终也终止了重组。今年3月3日,证监会网站披露了拉卡拉的IPO预披露,公司已转身冲击创业板。
三起“壳”交易的背后是一条逻辑清晰、关联密切的监管新链条。自去年起,资本市场迎来一系列重要的监管新政,覆盖并购重组、中概股、再融资等。新规遏制了市场对“壳”的需求,减少投机套利的空间;通过限制频繁再融资,进一步清理整顿A股存量市场。与此同时,IPO自去年起加快审核速度、增加新股供应。加大增量,不仅进一步压制“壳”价值,更重创了高估值泡沫,同时也为壳炒作与疯狂定增降温。
监管新政连续打压“壳”需求
在并购重组新规出台后,股权转让就成为了“壳”运作的重要途径;先转让股权,再置入第三方控制的标的资产,成为“类借壳”密道。而在万家文化此次的交易中,交易所的快速跟进和追问、实质性审核,都显示着监管力度的又一次升级。
实际上,对于“壳”炒作的监管立场,在去年6月证监会发布修订后《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》(下称“《管理办法》”)征求意见稿时就已亮明。《管理办法》进一步规范借壳上市行为,全面细化了借壳的认定标准、并留有“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”这一兜底协议,这使得借壳重组的认定更为精确,借壳的门槛也大幅提高。上海某大型券商投行部高管表示,并购重组的新规和新政,冲击了市场对壳的需求。直接划定了哪些公司不能去借壳、哪些行为会遭关注。
对“壳”股影响同样关键的,还有中概股回归A股政策的变化。
在2016年5月和9月,证监会方面两次对外表示,正在对海外上市的红筹企业通过IPO、并购重组回归A股市场可能引起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。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日前在2017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也称,中概股不回归“一样也是服务国家战略”,并表示“中国资本市场监管标准不比美国等其他市场低”。监管层的一系列表态,被市场解读为,叫停中概股借壳回归目前仍没有松动。
作为并购重组新规和中概股新政的呼应,今年2月,证监会调整再融资新规,对频繁再融资、单笔金额过大的再融资予以遏制。上述投行高管对此表示,定增融资规模近几年逐年攀高,只是由于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强烈,导致股价和整体估值不断飙升;部分上市后的公司频繁融资圈钱,主业却经营不善,这类行为对市场造成不良的示范。
IPO提速重创高估值泡沫
对A股“壳”生态形成致命一击的,是IPO的提速。从去年底开始,IPO的新股发行和审核速度开始大幅提高,目前保持着较稳定的每周10家至13家左右的核准速度。业内人士预计,伴随新股发行加快进入常态化,市场整体估值有望逐步下降。
在近期多个会议中,刘士余对此问题也做出明确表态,年内有信心解决IPO“堰塞湖”的问题,打破IPO暂停的“潜规则”。
刘士余称,没有IPO数量的提升,资本市场一些丑恶现象难以从根本上解决。“数量上了,壳的价格不就下来了吗,还炒壳吗?”他更强调,新股发行会改善市场的平均市盈率,新的公司进来以后就会增加市场流动性、吸引增量资金,增加投资价值,增强全社会信心。
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,目前正修改完善退市标准,同时交易所一线监管也需要加强,依法依规,该退市就退市。上述投行高管还指出,未来伴随新股供给增加,市场也开始关注上市后解禁股减持的问题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当前市场担心对大手笔新规的讨论和呼吁都很强烈,亦有传言称,未来监管层或出台减持新规,会对此类隐患进行有序疏导。